
-
- 產(chǎn)品中心
-
- 解決方案 更多>>
-
-
-
-
-
技術(shù)文章
-
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的微量鎂
-
來(lái)源:浙江預防醫學(xué) 2000年第1期第12卷 實(shí)驗技術(shù) 發(fā)布日期:2014-09-12 11:42:06 瀏覽次數:2247
-
鎂是與人類(lèi)生存環(huán)境密切相關(guān)的元素之一。目前,鎂的測定方法主要是EDTA-2Na滴定法與原子吸收光度法[1,2]。前者由于測定鈣后,需加熱使鎂游離,操作較繁雜,而且終點(diǎn)不易觀(guān)察。后者準確度高、操作方便,但儀器價(jià)格昂貴。本文利用剛果紅堿溶液中加入鎂會(huì )導致吸收光譜向紅團移動(dòng)△60nm,同時(shí)伴有著(zhù)色效應,在反應條件下,反應劑的黃染色變?yōu)榧t染色[3]。而水楊酸的存在,能提高測定鎂的選擇性和靈敏度。試驗結果表明:該法精密度高,回收率好。應用該法檢測飲用水中的鎂,簡(jiǎn)便、快速,結果令人滿(mǎn)意。
材料與方法
1.儀器與試劑:UV-1206分光光度計(日本島津),恒溫水浴箱(張家港市醫療器械廠(chǎng)),水楊酸乙醇溶液10g/L,剛果紅溶液0.3g/L,氫氧化鈉溶液2mol/L。鎂標準貯備液:準確稱(chēng)取硫酸鎂(MgSO4.7H2O)10.140g,加水溶解,定容至1000ml,保存于聚乙烯瓶中[4]。此溶液鎂含量為1.00mg/ml,臨用時(shí)稀釋成10.0?g/ml。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,水為去離子水。
2.試驗方法:取水樣25ml(使鎂含量在50?g內)于25ml比色管中。另取鎂標準溶液0、0.2、0.5、1.0、2.0、3.0、4.0、5.0ml于25ml比色管中,加純水至刻度。在樣品管和標準管中,加水楊酸乙醇溶液1.0ml,混勻;再加剛果紅溶液1.0ml,再混勻。于37℃水浴箱中15min。取出加氫氧化鈉溶液1.0ml。室溫放置30min。用1cm比色皿,試劑空白調零,在550nm波長(cháng)處,測量吸光度A。
結果與討論
1.條件試驗:(1)吸收光譜、吸光系數。按試驗方法測定試劑空白,鎂絡(luò )合物在不同波長(cháng)處的吸光度A,繪制吸收光譜。試劑空白、鎂絡(luò )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分別為490nm、515nm處。由于試劑空白的吸收高,以試劑空白為參比管扣除,在550nm處吸收差值最大。本法選用550nm作為測定波長(cháng)。鎂絡(luò )合物在550nm處吸光系數?為3.97×103。(2)絡(luò )合劑用量。試驗結果表明,剛果紅的濃度影響方法的線(xiàn)性范圍、空白值和靈敏度,增加剛果紅的濃度,則線(xiàn)性范圍變寬,但空白值隨之增大,靈敏度則下降,再現性降低。本法選擇0.3g/L剛果紅溶液1.0ml。(3)氫氧化鈉用量的影響。經(jīng)試驗,隨著(zhù)氫氧化鈉濃度的提高,吸光度也隨之提高,并于0.04mol/L溶液中達到最大值。在更高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,吸光度變化不大(圖略),方法選用氫氧化鈉1.0ml。(4)水楊酸用量控制。水楊酸濃度直接影響方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,同時(shí)對微量存在的Ca2+、Al3+、Fe3+起隱蔽作用。其最佳量為0.7~1.5ml,方法選用1.0ml。(5)反應溫度、時(shí)間與顯色的穩定性。試驗表明,鎂與水楊酸、剛果紅在室溫下反應較慢,穩定性較差。在加熱條件下,才能反應完全。顯色穩定24h吸光度基本無(wú)變化(表略)。試驗選擇反應溫度為37℃,時(shí)間為15min。
2.線(xiàn)性范圍、檢出限:按照試驗方法測定了不同Mg2+含量的吸光度。試驗表明Mg2+含量在0~2.0?g/ml范圍內與吸光度A呈良好的線(xiàn)性關(guān)系,其回歸方程為:
A=0.00643C(?g/25ml)+0.00324 相關(guān)系數r=0.999,經(jīng)22次空白試劑測定,計算出本法最低檢出限為2.0?g。
3.絡(luò )合物的組成:用摩爾比法和摩爾連續變化法測定絡(luò )合物,其組成為:鎂:剛果紅=4∶1。
4.共存離子的影響:在鎂含量1.00?g/ml,相對誤差<±5%條件下進(jìn)行測定。下列共存物(以?g/ml計):K+、Na+、Cl-(500)、SO42-(50)、NO3-(30)、Ca2+(2)不干擾測定。但1?g.ml-1Mn2+、Fe3+、Sr2+、Al3+會(huì )產(chǎn)生正干擾;1?g.ml-1Zn2+、Cu2+、Ni2+、Li+會(huì )產(chǎn)生負干擾??捎们杌?、磺基水楊酸排除干擾。方法適用飲用水質(zhì)的分析。
5.樣品分析:(1)合成樣品分析。對鎂含量為1.6?g/ml的合成水樣進(jìn)行了12次測定,結果為1.62±0.06?g/ml,相對標準偏差3.7%。(2)水樣分析。利用本法對飲用水樣進(jìn)行測定,結果見(jiàn)表1,標準加入回收率為96%~106%。
表1 水樣分析結果
水樣 樣品量 (ml)
樣品 含量
(?g)
加入量(?g) 測得總量(?g) 回收率(%) (1) (2) (1) (2) (1) (2) 城關(guān)自來(lái)水 25.0
7.5
5.0
30.0
12.7
38.7
104
104
淡溪水庫水 25.0 9.7 5.0 30.0 15.0 39.4 106 99 鐘前水庫水 25.0 10.7 5.0 30.0 15.5 41.3 96 102 合成水樣 10.0 15.8 5.0 30.0 20.8 45.8 100 100 ■
參考文獻:
?。?]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/T8535—1995.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
?。?]《水質(zhì)分析大全》編寫(xiě)組編.水質(zhì)分析大全.出版地:科學(xué)技術(shù)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,1989:284
?。?]Putilina.O.N;Makareskaya.V.V.∥жанал.хим—1990,45(6)—1173—1177
?。?]宋恩烈,等譯.實(shí)用無(wú)機光度分析.遼寧人民出版社,1983:74
作者:胡立成 浙江預防醫學(xué) 2000年第1期第12卷 實(shí)驗技術(shù)
-
- Copyright 2014-2058 ccdup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公司微信公眾號
手機網(wǎng)站二維碼